小米狂飙!2024业绩炸裂,汽车卖爆,股价要飞?
事件概述:小米集团2024年业绩公告解读
国海证券研究员陈梦竹和陈重伊发布报告,对小米集团于2025年3月18日发布的2024年业绩公告进行了深入解读。报告指出,小米集团2024年业绩表现亮眼,营收和经调整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。这份报告旨在分析小米集团的财务数据,并探讨其增长背后的驱动因素,同时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,并提示相关风险。 财务表现:营收与净利润双创新高
2024年整体业绩
小米集团在2024年实现了营收约3659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35.0%,创下历史新高。经调整净利润约为272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41.3%。若将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的亏损加回,手机、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以及互联网业务合计经调整净利润约为334亿元人民币。
2024Q4单季度业绩
2024年第四季度,小米集团实现营收约1090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45.7%,环比增长17.8%。经调整净利润约为83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69.4%,环比增长31.7%。毛利率为20.6%,同比减少0.72个百分点,环比增长0.19个百分点。 投资要点分析
该报告深入分析了小米集团2024年业绩增长的驱动因素,并着重强调了以下几个关键投资要点:
受益于汽车与IoT业务旺盛需求,公司2024Q4单季度收入与经调整净利润创历史新高。
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亏损环比收窄,2025年公司汽车交付目标35万台。
公司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稳居第三,ASP创历史新高。
智能大家电业务高速增长,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。
互联网用户规模持续扩大,收入与毛利率均创历史新高。
接下来,将对这五个投资要点进行更详细的解读。 1. 业绩增长驱动:汽车与IoT业务需求旺盛
Q4收入与利润创新高原因分析
小米集团2024年第四季度单季度收入约为1090亿元人民币,创历史新高,环比增长17.8%。 报告分析认为,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智能电动汽车和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的显著增长。同时,单季度经调整净利润约为83亿元人民币,环比增长31.7%,这主要归功于智能汽车等创新业务经调整净亏损的环比收窄以及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的强劲增长。 2.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:亏损收窄,交付目标明确
创新业务收入与亏损情况
2024年第四季度,小米集团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收入约为167亿元人民币;经调整净亏损约为7亿元人民币,环比减少8亿元人民币,亏损明显收窄。
未来汽车产品规划与交付目标
2025年2月,小米Xiaomi SU7 Ultra正式亮相,定位为“强大优雅的新豪车”,并兼顾赛道驾驶需求。同时,公司预计将于2025年年中推出YU7车型。此外,公司将持续扩充产能,保障交付,并全力冲刺2025年小米汽车交付35万台的目标。 3. 智能手机业务:出货量稳定,ASP创历史新高
市场份额与出货量
2024年第四季度,小米集团智能手机业务收入约为513亿元人民币,环比增长7.5%;出货量为0.427亿台,环比减少0.9%。根据Canalys的数据,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已连续18个季度稳居全球前三。
平均售价(ASP)增长分析
在平均售价方面,小米2024年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(ASP)约为1138.2元人民币,创历史新高。2024年第四季度,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(ASP)约为1202元人民币,环比增长94元人民币。 4.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:营收突破千亿,大家电业务高速增长
整体营收表现
2024年,小米集团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,达到1041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30%。
主要品类增长情况
智能大家电业务延续高速增长态势,其中空调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50%,冰箱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30%,洗衣机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45%。2024年第四季度,该业务收入约为309亿元人民币,环比增长18.4%;毛利率约为20.5%,环比减少0.3个百分点。 5. 互联网业务:用户规模扩大,收入与毛利率创新高
收入与盈利能力
2024年,小米集团互联网业务收入与毛利率均创历史新高,收入达341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13.3%;毛利率达76.6%,同比提升2.5个百分点。2024年第四季度,互联网业务收入约为93亿元人民币,环比提升10.3%;毛利率约为76.5%,环比减少0.1个百分点。
用户规模增长情况
小米集团互联网用户规模持续扩大,2024年12月,全球用户数达到7.023亿,同比增长9.5%;智能电视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超过0.7亿,同比增长7.1%。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
财务指标回顾与品牌价值
小米集团2024年多项财务指标创新高,展现了公司强大的品牌吸引力。
未来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
鉴于公司汽车产能持续扩大,家电产品也将于2025年出口,报告调整了盈利预测,预计公司2025~2027年营收分别为4847、5805、6776亿元人民币,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430、524、631亿元人民币,对应每股收益(EPS)分别为1.71、2.09、2.51元人民币,对应市盈率(PE)为29.8、24.4、20.3倍,维持“增持”评级。 风险提示
主要风险因素列举
该报告同时提示了以下风险因素:
- 海外市场受宏观经济影响恢复缓慢风险
- 国际贸易形势波动变化风险
-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
- 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
- 智能手机销量不及预期风险
- 技术应用效果不及预期风险
- 用户流失风险
- 估值存在回调可能性风险
- 统计测算及预测数据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一定偏差风险
本文 huobi1566.com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://www.huobi1566.com/post/1407.html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